智商税、读书无用论与狐狸的智慧

一、定投

二、随笔

01

今天有一个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女孩咨询我,她是一天到晚发朋友圈的那种。

我看到她在拉人入群,还在那里捣鼓话术,我看了几眼,就感觉不靠谱。

为什么不靠谱,我也说不上来,就是那种浓浓的传销感让我本能的反感。

说实话,我也经历过那个阶段。

不仅如此,我还有一个结论:

初次做生意的人或者尝试创业的人,如果家族里没有人教你做生意或者你没有贵人指点,那么大概率的情况下,你要经历“传销”或者“类传销”这一阶段。

我这里说的传销,不是那种失去人身自由的传销,而是一种被强烈的赚钱欲望蒙蔽双眼的那种激情状态。

02

说实话那种激情状态是很爽的!

比如你感觉你的演讲能力、表现力都很强了,你感觉你“绽放”了,你的思维很清晰了,你的口才突然变成非常厉害了,你的目标或者说梦想非常清晰了!

特别是,你发现有一群同样也在激情四射的人,你感觉自己在进步、非常积极、非常上进、早上醒来就想到这份事业、甚至做梦都是这个事情。

重要的是你还皈依于一个组织,你感觉自己在创业且并不孤独!

03

但记住,这样的非理性状态无法持久,而且你大概率赚不到什么钱,仅仅是赚热闹而已。

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有这样的例子,比如直播干货界、成功学界、币圈、网赚圈、演讲界、股票圈、捞女界、“企业家社群”、女强人圈子....

你处于这样的非理性状态,那么就立刻会成为被宰的羔羊,被骗是你做生意的必经之路!

你的赚钱欲望过于强烈,但认知严重不足,那么你就变成别人眼里的韭菜、创业粉、学员、“总裁们”、“亲爱的”以及“家人们”。

一个人没有确定自己的卖点,学什么商业绝学都没有用,最终走火入魔,大概率会变成人家拉人头的工具。

04

我是不是在抨击和否定这种“割韭菜”的行为呢?

非也!

我认为:任何行业的商品都是在收取智商税或品牌税,很多人觉得品牌税也是智商税。

有一些溢价是你被人赚了差价的,比如你不知道淘宝或淘宝的硬盘价格比线下的价格便宜那么多,因为你不懂这个行业,你就只能付出更高的溢价。

有一些溢价是你主动支付的,比如你买北面羽绒服、北邦户外杯,虽然贵但是你就是愿意买,因为你喜欢这个品牌给你带来的品质安全感或虚荣感,你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

那么初次做生意的人或者尝试创业的人,就是属于前者,既然没有人指点,是不是要支付一些智商税呢?

弯路也是路,冤枉钱也是钱。

不走弯路,就没有路。

不花冤枉钱,就花不了对的钱。

05

很多新兴行业,最早的时候大多数人对它的认知都还不够,无法有人来给你指点,就不存在智商税和品牌税,因为这个领域还没有人涉足,这个时候就出现一种情况:

最早赚钱的人是胆子大的人或者因为幸运而赚到了钱,知识分子显得毫无战斗力。

第一批地摊卖货起家的,第一批搞个体户起家的、第一批下海经商开厂起家的、第一批房地产起家的、第一批淘宝电商起家的、第一批微商起家的、第一批直播带货起家,大都是没有学历的人或者说不属于社会的主流。

这,就是商人的宿命。

比如西方的中世纪是典型的“封建制”,从上到下都是“长子继承制”,由长子继承家产与爵位,弟弟们只能去外边谋生,或从商,或殖民。

这些弟弟们后来发了财,但最开始就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是不得不变成胆子大的冒险者。

06

很多赚到钱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就说:读书?有个屁用!

底层白手起家想要赚钱,哪一次不是野蛮人的胜利?

创业是一门实践科学,成王败寇。

但是一旦这个行业开始出现一大批的幸运儿,马上就会涌入很多新人入场,这个时候的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

你会发现最初的幸运儿一旦变得强大,就必须依靠知识分子来帮助他来持续获得更多的利润。

公司的宿命就是不断增长,不增长的小公司就得裁员,不增长的上市公司就会失去股价。

07

如果所有公司赚钱都是在做“割韭菜”的行为,那么取得不断增长的成绩必不可少的一个常识就是:

不要放弃下沉市场,降低门槛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

公司有先进的技术,公司大了,就容易产生一种傲娇感:我只为有钱人服务,我只给有品质的人服务。

这个是错误而危险的傲慢!

IBM、苹果公司、微软公司、微信、抖音、可口可乐、沃尔玛等等都公司,要么是军用转民用的技术背景,要么是降低门槛,进行更广大人群的注意力争夺。

一个公司的2C产品,使用门槛太高了,这样的2C生意是无法做大的,就如同一个人写的文章、拍的视频需要对观看的人提高门槛,那么是没有办法吸引巨量注意力的。

08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宣扬“读书无用论”或者“功利专业论”?

因为除了90年代的互联网圈那批人,国内很少有优秀的知识分子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这里的主要原因是“重农抑商”和“学而优则仕”的背景下,国内的商业丛林本来就是一些社会边缘人去群雄逐鹿的地方。

知识分子不需要冒险,就可以得到体制内和大公司的垂青。

优秀的知识分子可以快速进入主流大学和主流社会,为何还要去冒险呢?

09

西方国家为何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商业人物?

因为他们的商业世界、金融世界本来就是主流社会。

在国内教育体制是排斥功利性的读书的,但一旦成年,读书就变得功利性极强,非专业书,非赚钱的书就没人看了。

其实教你赚钱的书都是在迎合你,所有大师的免费内容都是一套催眠体系,让你交钱、付费。

他的免费内容才是最经典的,付费之后,你看到的内容,反而没有那么有用,当然很多人也不会看,只是享受购买时的那股冲动。

10

“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

这句话是古希腊诗人阿基洛科斯说的。却是因为以赛亚·伯林的引用,而成为20世纪思想观念史中最著名的一个隐喻。

伯林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他通过和逻辑实证主义这只大刺猬的争论,得出了一个影响他终生的结论,就是:

“没有任何一种抽象的观点,能够脱离历史和个人的维度而独立存在。而且,观念也必然存在于和其他观念的关系当中。”

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了,一定不是畅销书和教你赚钱的书,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读书时为了认知到更多的“多元思维模型”。

作为一只狐狸,读书的目的就是读书,就像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前人没啥知识,只能思而不学,搞出很多大学问大观念,祸害千年。

相比之下,学而不思的危害就小很多。

这个类似AI的大数据,数据积攒到一定程度,结论自然会“涌现”。

11

法国一战时期的总理乔治·克列蒙梭(Georges Clemenceau)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如果不相信“socialism”,那就是没有良心;如果到了三十岁还相信“socialism”,那就是没有头脑。

(要说明的是,这里面所讲的“socialism”是欧洲平均主义的democratic socialism,和中国的socialism无关。)

人年轻时候的想法会变化,年轻的时候,应该有点理想,等有了社会经验后,应该现实些。

年轻的时候是刺猬,成熟了要变成狐狸。

三、时间

1、11:06-07:14 8小时8分钟 睡眠

2、07:14-09:14 2小时 看手机、起床、洗漱、更衣、送R上学、买菜、如厕、早餐

3、09:14-11:00 1小时46分钟 补日记、定投、发文

4、11:00-11:41 41分钟 关注流量

5、11:41-11:50 9分钟 打坐

6、11:50-13:58 2小时8分钟 开车去窑湾、午餐、送老卢去大庆路、预订鱼糕和香酥鸭

7、13:58-15:58 2小时 午休、听音频《柏林传》、编号10

8、15:58-16:34 36分钟 接R放学、看短视频

9、16:34-16:45 11分钟 关注流量

10、16:45-17:10 25分钟 送R打乒乓球

11、17:10-17:18 8分钟 十平台发文

12、17:18-17:41 23分钟 打坐

13、17:41-18:29 48分钟 晚餐、《绝命毒师4-8》、洗碗

14、18:29-19:46 1小时17分钟 散步、接R放学、看书、乔治与R玩、关注流量

15、19:46-20:57 1小时11分钟 打坐、擦米诺地尔

16、20:57-21:24 27分钟 与李班长通话

17、21:24-21:29 5分钟 公众号后台

18、21:29-21:46 17分钟 洗漱

19、21:46-23:35 看书《从农业1.0到农业4.0》至300页、听音频《人口浪潮》入睡

——彭壮20231226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