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投
二、随笔
01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提到过有助于降低焦虑水平,提高对不适感的适应力的两种方式
一种叫感恩,一种叫挑战
这两种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正在尝试,
比如感恩,我们养成了R的一个小习惯
现在R每天在吃饭之前都会有一个规矩,就是每个人必须感谢一件今天发生的好事
R甚至开始推广这个规矩给她的爷爷奶奶、姑爹姑妈以及甜甜姐姐
我们惊讶的发现,我们经常不由自主的会感恩现在的一些发生的事情,就像初中学到的那篇散文《提醒幸福》的实践版一样
02
“近些年的研究揭示出感恩来自于大脑边缘系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想要通过培养感恩情怀来影响大脑边缘系统对不适因素的体验
通过把不适因素与感恩情怀进行匹配,我们就可以开始重新训练大脑边缘系统对不适因素的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的其他部位,尤其是主导理性与逻辑的大脑皮质,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过于敏感的大脑边缘系统对不适因素的体验,使得大脑对不适因素形成较为全面的体验,而不是绝对的或单方面的体验
于是面对不适因素,我们体验到的威胁与危险不像以前那样强烈了
我们能调动的大脑部位越多,我们在体验与管理不适因素时就会做得越有效、越全面”
03
在增加挑战方面,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在自己的《我的自律系统十二条》的实践版表格里加入新的内容
比如,9月份规定每天定投100元左右,10月份规定每天必须饭后立刻洗碗,11月份手机屏幕使用时间每天不得超过5小时的规定
挑战就是拓展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为了在我们的世界中真正体验和维持舒适水平,我们必须制造出一些不适,这是一个悖论
比如,尝试不同的食品、养成一样新的爱好、学一门乐器、听不同的音乐、读一本挑战自己信念体系的书
04
“从表面上看,似乎我们只要停留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就能维持原有的舒适程度,
但事实上,我们的舒适区受到的挑战越少,缩小得就越严重,而且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到最后,随着心理舒适区变得越来越小,容易激怒我们的事情就会比之前多得多。
最好把心理舒适区视为肌肉,如果肌肉得不到锻炼和运用,最终就会萎缩与衰弱。”
“从事拓展心理舒适区的活动与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有规律的时间表并不冲突,
因为时间表所约束的那些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例行性的任务,并且关系生存的核心方面(比如吃饭、睡觉和锻炼身体)。
通过调整这些基本的生存要素,你实际上为其他生活要素的全面调整创造了空间。”
05
每年年初,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都会公布自己的年度个人挑战计划
如学中文,为家里的AI助手写代码,每天写一封感谢信,每天跟 Facebook以外的人见面,每个月读两本书等,他把这叫做 Personal Challenge
(不过2020年,扎克伯格放弃了年度个人挑战,转为关注下一个十年重要的长期目标)
06
晚上看《思考,快与慢》关于“专家的直觉是否可信”这一章,非常有意思!
丹尼尔·卡尼曼这个人,整本书都明确的提到自己是不相信专家的直觉的,他更相信利用数据来进行理性判断
但是另外一位科学家克莱因反对他的观点,他高度怀疑以严谨的计算来代替人工判断的价值
包括写《异类》的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又写了一本关于专家直觉魅力的书:《眨眼之间》
于是两位科学家开始一起共同探究“直觉成败界限的划分工作”
07
最终他们的结论是什么?
“如果主观自信不可信的话,我们该怎样评估直觉判断的有效性呢?判断在什么时候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技能水平呢?什么时候会显现出有效性错觉呢?回答这些问题需考虑到技能习得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个可预测的、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
·一次通过长期训练学习这些规律的机会。
当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就可以培养出直觉来了。
象棋这个活动就需要在极具规律的环境下进行,桥牌和扑克也提供了有力的、能支撑技能的统计学规律。
医生、护士、运动员以及消防员面对的都是复杂但却基本有序的情境。
尽管系统2并没有学会如何给它们命名,但事实上专家的系统1学会使用的那些高度有效的线索才是引发加里·克莱因所描述的准确的直觉的原因。
相反,作长期预测的股票投资者以及政治学者是在有效性为零的环境中进行的。他们的失败反映了他们尝试预测的事物基本是不可预见的。”
08
看到这两个基本条件,我立刻想到了三个字——手艺人!
有些行业是可以出现手艺人的,比如象棋大师、画家、作家、消防指挥官、麻醉医生、卖油翁、庖丁
但是有一些行业的环境毫无规律可言,比如经济、股票、选举、放射科医生
所以在这些行业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产生真正有效判断的直觉!
就连数据判断,也仅仅是让我们不要错得太离谱而已
如果有人胆敢声称自己可以在这些不确定性极强的领域靠直觉预测,那么不是巧合,就是骗子!
09
丹尼尔·卡尼曼的这段话可以防止我们被骗:
“在这样一个不可预知的世界里,人们出现预测错误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若专业人士认为自己可以成功预测不可能的任务,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指摘。
在一个不可预知的环境下声称自己有正确的直觉至少也会被称做自我妄想,有时则更难听。
如果缺乏有效的线索,直觉的“准确性”不是因为巧合就是在撒谎。
如果这个结论让你惊讶,那说明你仍然相信直觉是不可思议的。
请记住这条规则:
在环境缺乏牢靠的规律时,不要相信直觉。”
10
关于两个科学家的结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我们要磨炼我们的技能,必须选择一个可以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行业
在不确定性极强的行业,更多都是靠数据来避免犯错,而不是100%的去预测什么
有点像《孙子兵法》的计篇的“计算”(通过数据进行决策),“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不确定性极强的领域,比如战争、人生,总体战略就应该是——不败
《孙子兵法·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1
关于直觉,还有一个观点,我第一次看到来自于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脑科学节选(后面在各种脑科学书籍看到):
“黑马很强大(直觉、爬行脑或者鳄鱼脑)
白马次之(情绪、哺乳动物脑或猴子脑)
骑手还只不过是个娃娃……(理智、前脑额叶)”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直觉(黑马)的反应比情绪(白马)更快一些
情绪的反应比理智(骑手)更快一些,这是生理结构构成的
因为黑马离心脏最近,所以最先获得血液供给,最先获得各种养分,然后是白马,然后是骑手”
“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绪与直觉)本质上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所以,情绪与直觉也都是习得的”
“最后,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三、时间
1、22:25-05:26 7小时01分钟 睡眠
2、05:26-06:10 44分钟 起床、如厕、看睡眠知识
3、06:10-07:05 55分钟 补日记
4、07:05-07:25 20分钟 定投、发文
5、07:25-07:40 15分钟 洗漱、更衣
6、07:40-08:05 25分钟 看书
7、08:05-08:40 35分钟 炒饭、早餐、洗碗
8、08:40-08:54 14分钟 看书
9、08:54-10:39 1小时45分钟 送R上学、跑步、买菜
10、10:39-11:18 39分钟 关注流量
11、11:18-11:23 5分钟 打坐
12、11:23-12:14 51分钟 看书
13、12:14-12:59 45分钟 午餐、《绝命毒师3-10》、洗碗
14、12:59-14:47 1小时48分钟 关注流量、看书《红色的起点》至1189页(全书完)、听音频《事实》入睡
15、14:47-15:14 28分钟 午睡
16、15:24-16:01 36分钟 关注流量
17、16:01-16:48 47分钟 打坐、商量深圳漳州的出行、擦米诺地尔
18、16:48-17:18 30分钟 接R放学
19、17:18-17:32 14分钟 十平台发文
20、17:32-18:07 35分钟 晚餐、洗碗
21、18:07-18:47 40分钟 打坐
22、18:47-19:03 16分钟 整理手机号
23、19:03-20:03 1小时 看小红书
24、20:03-20:27 24分钟 洗漱、洗澡
25、20:27-21:59 1小时32分钟 看纸质书《思考,快与慢》(专家的直觉)、关注流量、陪R亲子游戏、晒衣服、关机
26、21:59-22:52 53分钟 喝热牛奶、听音频《手艺人》、《英美法系》入睡
——彭壮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