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壮:早起有个屁用!

先说结论:

早起本身没有用,知道为什么起床、起床后做什么再付诸行动才重要,而这三点都关系到你的目标。

小时候,老师和父母都教我们要早睡早起身体好,还不会迟到。关于早,记得最深的课文应该是小学课桌的克星,讲述鲁迅先生故事的《早》。这个故事教会了我们立flag,却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早和早起的方法。直接导致长大了,由于工作、娱乐、交际以及互联网导致晚睡、熬夜的风行之后,我们总是在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之间纠结。

一方面很多文章都在说某某CEO早上4、5点就起来在跑步机上了,科比那一句“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风靡朋友圈;另一方面我们的商业大佬们都说“未来一年,连睡觉都在浪费时间”,搞“凌晨三点无眠区块链群”。为了避免认知失调,我们拼命早起,但当晚上很困想睡觉的时候,又发现朋友圈在刷屏《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又焦虑得睡不着了。

1、

为什么而起床?为了目标!

没有目标的早起注定一事无成,没有的熬夜注定一事无成,没有目标的自律注定一事无成,没有目标的社交注定一事无成,没有目标的学习注定一事无成,没有目标的忙碌注定一事无成。以上几个词换成很多其他的看似很正能量和进步的词语,都成立。

没有目标的忙碌就像在深山里胡乱行走,即使走得再快也不会到达顶峰,早晚会迷路。反思自己,一直有个毛病,喜欢看到优秀者的行为照样学样,却不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方法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住在工地,我看到一篇讲生物学家童第周的课文,夏天晚上也学他在工地的大路灯下读书,结果被蚊子咬了一身,家里明明有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初中的时候,晚上偷看寝室里高年级的那个最优秀学长的行为,然后也跟着晚上做完仰卧起坐睡觉,冬天看到有几个同学在考试前一天在厕所背诵练习册里的参考答案也跟着背到12点,结果穿了很少衣服的我,第二天喉咙哑了,第三天直接重感冒去了医院;高中的时候,压力很大,满怀书生意气的看《青年毛泽东》坚持洗冷水澡,我也在大冬天猛的提一桶冷水往身上,好像有一种救赎的感觉。

大学的时候,参加街舞社、轮滑社、合唱队,去学生会、为了有成就感,卖书、开店卖电影票、网卡等活动,但是都是浅尝辄止。大学的时候比较懒,很少写文章,但因为交作业的原因,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而创业》,因为比较直接剖析了自己的心理,发到人人网上被很多同学转载,后来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又把那篇文章删除了,想刻意的忘记,其实文章可以帮助自己思考,那篇文章有很多自己的初心。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本来决定考研的,已经报名了中山大学,因为学校有入伍的申请,条件正好合适并且有优惠政策,于是我想到自己以前看过一个北大学生当兵的报导很受感动,怀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决定做激光手术自己也去。

后来工作、换工作、谈朋友、学韩语、运动健身、英语口语、篮球、看书、知识付费,我自认为是一个蛮追求正能量的人,但又经常被其他诸如偶尔的自制力差、压力大时不懂得排解、被人说服时比较冲动等等问题牵扯和羁绊,很多计划都是临时起意,但又经常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直到发现最终自己有了很多虚名,却没有一个非常实际的成果。我不好学吗?不努力吗?智商不行吗?为什么到头来总是半途而废,什么都感觉没有得到,只是得到了一种体验和经历而已呢?

前几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因为天生思考得比较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比较焦虑的境地。在比较焦虑的时候,我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会有很多临时起意的计划,让自己短暂的拥有一些虚幻的成就感。但其实这些东西并不能缓解我的焦虑,问题一直都存在,所以自己很容易被人说服放弃或者干别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坚持不了。

我也有几次非常成功的拿到结果的情况,比如高考的时候,我对比高考卷子,查看什么类型的题型,然后根据题型熟悉知识点;比如大学的时候一起卖书,去地铁演讲;在部队的时候积极入党、立功;在工作的时候,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可以一个人干五个人的活。但是,这些都是别人给我设定的目标,我需要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目标、梦想,那样才会持久。

2、

起床后做什么?

叫醒你的不应该是闹钟,而是清晰的目标。不管多早或者多晚起来,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不管不顾的一味从众向前奔跑,就是在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当然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伪工作者的穷忙问题。

日本的匠人精神近年来备受推崇,因为他们的目标非常的纯粹和单一:一生只做一件事。在这方面的典范是寿司之神小野一郎,他在纪录片的第一段话就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日本人喜欢走极端,类似这种职人还有很多,比如煮饭仙人、天妇罗之神、鳗鱼之神。由于这种很轴的文化,日本的企业也鼓励终身雇佣制,一个人跳槽过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最好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做专做精。

世界的变化很快,也许很多职业十几二十年后就不存在了,中国人也比较变通能够随时跟上节奏,但是往往成功的人依然是在某类职位或者某个行业内坚持了很久的人,至少是在本职工作方面很专业的人。中国最会制定目标的人都在看新闻联播,个人的小目标基本从属国家的大目标,目前我国还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

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略目标是《三国志》的“隆中对”,诸葛亮提出了远期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和近期目标(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不仅如此,还非常有理有据的分析了这样定目标的理由,荆州、益州、曹操、孙权的实际情况以及大概的行动方案时间表。“隆中对”是制定目标的极好教材。

总体目标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制定的,有了总体目标才能分解为小目标,然后才是行动方案和清单,考虑在那些方面需要自律。每天醒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目标,又有动力了。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偏离了目标,就要及时调整行动,或者是反思一下自己对目标是否还有足够的激情。

3、

怎么实现自己的目标?

心灵鸡汤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给食用者勺子。如果只是感性的觉得早起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觉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很容易迷失在自我感动里。制定目标后,需要问一问自己,你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什么?早起是实现目标的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因素,重点是你的目标分解、目标感和行动力。

首先,大目标是需要分解为小目标,然后根据行动时间表落实到每天的行动上的。直到这一层,才会涉及到每天的时间安排,你是否需要早起是不一定的。比如王健林泄露的凌晨4点起床的行程表。如果你有自己的目标,就不会跟着大家一起喊“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这种毫无意义的话,可能第二天他没有安排,就在回家睡了个懒觉陪家人一起出游玩耍,不过这个他不会泄露给你,因为没有公关意义。

其次,目标敏感性要强。目标感强的人,会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正确的做事。打个比方,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播音员,那么你在毕业时拥有一份很低工资的实习播音工作时,就不会迫于压力选择去先做一名教师。如果你的目标是做生意赚钱,就会时刻去发现商机,与做生意的人交谈,而不是社交过程中老是想着早点回去做完今天的自律任务打卡。

有人说,我的目标是赚100万,但没有时间期限,也没有行动清单,那就不是你真正的目标。有很多开公司的人,都没有了解过盈亏平衡点。目标感是需要不断的自我追问为什么的,比如我妈说要用笔来写作然后再写到电脑上,因为可以练字,还不必一直对着电脑。那么我追问,为什么要练字?她说出去别人看到你写一手好字比较好。那么我什么时候有机会出去写字呢?她想了一下说,比如你要签字的时候。其实,现在很少有机会写字了,与其练字还不如把自己的电脑打字打快一些。又或者你的目标是修生养性,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再次,只有经常复习你的目标,直到变为行动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的执行你的目标,养成目标感。人这种动物是很容易忘事的,经常由于感性、冲动、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制定目标的时候既然已经深思熟虑了,就需要不断的围绕它行动。找一群人和自己一起开大会告诉他们,每一个周年都重述目标达成情况、营造仪式感也是培养目标感的一种方式。马云到哪里都会强调,阿里巴巴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说出自己的目标也是接受大家检验、自己复习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不忘初心是什么意思?不在琐事中忘记你的目标。当然目标是可以调整,但是要明确。即便最终是坏的结果,也算一种结果,我们可以重新拟定新的目标,但不能动不动就不知不觉的半途而废。

早起是有一定的好处。对内,更多的是营造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掌控感,这样更有自信完成其他任务;对外,则是向别人传递一种自身的稳定性和向上的感觉,比如罗辑思维早上的60秒,会让别人知道公司是稳定的,是没有失控的。有强烈控制欲和执念的人会因为无法早起而内疚自责,但很多事情因为客观原因,自己是没有办控制的,特别是在创业公司,要适应失控。

“目标”、“梦想”、“信仰”,这三个词的分量,一个比一个重,也一个比一个更有力量。记得纪伯伦的诗《先知》中有一句话: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