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聚焦、人生目标与心流体验

一、定投

二、随笔

01

突然意识到:《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说的不适感,就是佛教里的所说的“苦”、烦恼、苦恼

佛学的四圣谛法:苦、集、灭、道,四种转凡夫为圣人的真理就是从苦开始说起的

佛经上把整个人类的痛苦分成三类,一类叫苦苦,一类叫变苦,一类叫行苦

具体而言人间的痛苦又被分成了八种,生、老、病、死,这是不能够逃脱的,然后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

《高效演讲》有一个概念叫作坡道,你要对方能够愿意听你讲话,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得给他造一个坡道,让他愿意听这个东西,让他跟你要讲的东西发生关系,这叫坡道

所以佛陀讲佛法,其实就给众生构造了一个特别大的坡道,就是苦

所以畅销书都是从受众遇到的“苦”开始讲起,才更能更畅销,爆量的短视频素材、自媒体文章或者讲课的时候,一般都是以痛点开的头,因为人的本性就是离苦得乐,趋吉避凶

“苦”是佛教的修行的入口,“苦”就是营销里所说的“痛点”

苦是客观存在的,人类与动物相比,神经系统过于发达,所以感知到危险当然好,但副产品是也产生了更多的烦恼、苦恼

我们不能有彻底抛弃苦的执念, 拥有一个well being的感觉,应该修炼“双重感知能力”,让不适感与安全感同时共存

02

昨天提到,中学时代聚焦看一本书之前,我常常会因为选书而消耗大量的时间,其实人生目标的选择也很像书店看书的过程

关于聚焦这一件事情,我有一种纠结:

一方面,人真的需要聚焦一件事情上,更容易取得成功,有一个确定的目标是产生心流的前提

另一方面,过早的确定聚焦在什么事情上,显得人生有点太纯粹了

聚焦一个目标之前,总得需要看一看有哪些东西可以供选择吧?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像稻盛和夫这样职业早期就因为哥哥的教诲,不得不在一个临近破产的公司继续工作的聚焦者,确实少之又少,刚好他所处的精密陶瓷行业天花板很高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确实职业生涯早期的经历,决定了自己的聚焦方向

我们或许在以前过于强调了“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才导致这种纠结

新的研究表明“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种对健康至关重要的状态

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大部分时间处于所谓“默认模式网络”,这种状态是发散思维和创新的必要条件

03

郑也夫是这么说的:

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关键

而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

目标从何而来呢?

在传统社会中,为百姓们提供人生目标的是社会权威:国王、主教、政府

他们提供的目标有: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国主义

最后到来的一个目标提供者是商人,他们宣扬的是消费

这些目标渐渐失效,不再吸引众生

现代社会秩序的基础已经改变,不是同仇敌忾,而是越来越大范围的分工合作,是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渠道的上下流动

商人们宣扬购买,但购物不包含复杂的身心投入,不造就内心的秩序,更不会带来成长的乐趣

04

人生目标的获得不能抄袭,没有捷径。

米哈里说:获得最优体验的手段,“不能浓缩成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重复使用……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

米哈里认为:好的家庭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但家长设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线要清晰,界线之内的空间是孩子的,即给他留下较大的自选空间,并且家长对孩子当下的兴趣、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视

米哈里问读者:什么是自得其乐?

他自己的回答是:“就是‘拥有自足目标的自我’

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亦即来自外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从意识评估过的体验中涌现,并以自我为依据。”

外界向你提供目标时,往往以某种奖励吸引你追随它

世上大多数奖励的动机是控制你

不做外部目标的奴隶,就要拒绝它们的奖励

拒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内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励

在讨论心流与目标时,米哈里还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即目标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非做这件事情的报酬,尽管有时也存在报酬,有时也有社会效益

也就是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为你喜欢的劳作而劳作

05

刚好看到一个新闻:

来自深圳的“90后”科幻文学作家海漄创作的《时空画师》获得“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项

海漄也成为继刘慈欣、郝景芳后,第三位获得雨果奖作品奖的中国科幻作家

海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能够留给我写科幻的时间非常少。经常晚上11点才能到家,这是一种常态。星期六、星期天也经常要加班。但是,我晚上回家以后,把别人可能用来刷手机或者看短视频的时间花到了写作上,在工作中养成的自律和目标感,也帮助了我”

海涯表示,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自己依然写得很慢,“写两万字大概需要两三个月。”他应对的法子则是“自律”,提前制定创作计划并严格执行,“比如说今天我决定要写1000字,就一定要写足1000字。”

海涯从小就喜欢科幻,他写作就是一种为科幻而科幻,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励

06

用《心流》里的精神熵来解释的话,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

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

王小波也说过,他的写作是“反熵”行为

就像我每天发文,执行自己的《自律系统十二条》,我就感到内心的秩序井然了,我以前也写文章称这样的行为是“逆熵”

07

选到宝了,《心流》这本书是一本奇书!

看了一百页还没有把序看完,六个人给它作序,包括郑也夫、万维钢

推荐给T,由于她不看电子书,让她买了一本实体书看

三、时间

1、22:41-07:20 8小时3分钟 睡眠

2、07:20-07:51 31分钟 看手机(微信读书、朋友圈)、如厕、协助R穿衣

3、07:51-08:22 31分钟 补日记

4、08:22-08:33 11分钟 定投、发文

5、08:33-08:58 25分钟 洗漱、早餐、与ZH沟通取消去公安的行程 、与岳父母视频

6、08:58-09:18 20分钟 发文

7、09:18-09:33 15分钟 洗碗

8、09:33-10:03 30分钟 打坐、剪指甲

9、10:03-10:23 20分钟 十平台发文、擦米诺地尔

10、10:23-10:35 12分钟 打坐、确定下一本书

11、10:35-11:11 25分钟 看书

12、11:11-11:40 29分钟 陪R看《聪明的一休哥》

13、11:40-12:04 24分钟 看书

14、12:04-12:39 35分钟 午餐、吃蛋糕

15、12:39-12:48 9分钟 看书

16、12:48-12:54 7分钟 洗碗

17、12:54-13:14 20分钟 听音频、尝试入睡

18、13:14-13:43 30分钟 午睡

19、13:43-15:54 2小时9分钟 看书《心流》至100页

20、15:54-16:42 48分钟 打坐、教R独立看微信读书、编号5

21、16:42-18:21 1小时39分钟 筹备阿米巴模型

22、18:21-19:04 1小时43分钟 晚餐、洗碗

23、19:04-19:15 11分钟 筹备阿米巴模型

24、19:15-19:27 12分钟 与W总通电话

25、19:27-19:50 23分钟 洗澡、吹头发

26、19:50-21:01 1小时11分钟 看书《孙子兵法 九地篇火攻篇》、闲聊

27、21:01-22:04 1小时3分钟 听音频10分钟、尝试入睡失败

28、22:04-22:39 35分钟 看书《思考,快与慢》、闲聊、听音频10分钟、再次尝试入睡(每天早睡,头油明显变少)

——彭壮20231022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