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投
二、随笔
01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小说这种虚构类的书一直以来都看不下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
也并不是不喜欢故事,人天然的喜欢故事,我喜欢看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特别是豆瓣评分比较高的剧情片,我可以反复看;
我喜欢看历史类的故事,原因是有真实感,是真实发生的,比如某个历史人物传记,《明朝那些事儿》,教员的很多传记。
我看书方面,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以我很少能够与看武侠小说、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的人共情。
高中时代,因为老师说高考就是要写议论文,千万别去冒险写记叙文,记叙文没一般人的体验是写不出来那种感觉的。
我尝试了一下,发现确实非常难写。像《藤野先生》《背影》这样的大家的记叙文,看似非常平实的语言,背后的情感其实十分细腻,我们学生时代是很难感知到的。
偶尔看到有几篇很出彩的学生写的记叙文,真情实感流露出来,却也是题材比较局限,一般人生活优越一点的很难有那些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则更加是禁忌了。
02
记得第一次看小说是初中的时候看《鲁滨逊漂游记》,被老师逼着必须看一本小说。后来强迫自己看《堂吉诃德》,看了一半实在是看不下去,也许看小说不应该从外国名著开始。
我初中看得最爽的一本小说是韩寒的《三重门》,讲的青春故事比较能够共情那个时候的我。
高中看过一本那个时候非常流行的惊悚+阴谋论的《达芬奇密码》,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说。
大学好像几乎没有看小说,除了一本很H的《挪威的森林》,其他全是看电影和电视剧。
毕业后唯一看过的小说就是《邪恶催眠师》,当然也是想研究催眠的原理才看的。又看了基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官场小说,比如《张居正》、《二把手》之类的。
这期间几度拿起一本小说,尽管是文学名著,都是看了一小半就结束了,总感觉时间不允许。
我不喜欢看小说,所以这些年我错过了深度体验莫言和余华的作品,也错过了金庸和《三国演义》,更加错过了《三体》,看电视剧和看原著的体验肯定是差点意思的。
03
我不看小说的理由,是我太现实了,觉得小说太虚幻了。
但是历史上的伟大的作家,全部都是长篇小说家,什么托尔斯泰、歌德、马克吐温、小仲马,大多数经典名著都是小说,比如《红楼梦》《飘》《巴黎圣母院》.....
我记得我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说,鲁迅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本长篇小说,全是杂文和短篇中篇小说。
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说法:从功利的角度,人为什么要看小说?
训练共情能力!
这个说法,让我对小说“不够现实”的潜意识偏见减少了很多。
与其读人物传记,不如读小说,读人物传记反而没有读小说那么真实。
看似真实的,其实并不真实,看似虚拟的,其实更可能是真实的,最典型的就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小说家告诉我们,我写的这个故事都是假的,但他们怎么可能有那么高超的想象力呢?
其实,他们经常会“借用”其他人的真实的人生故事。
正是由于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假的,所以,他们才会肆无忌惮地给你讲那些最不可思议,也是最真实的故事!
故事藏着作者对人性更加全方位的认知和理解,真实的传记可能更虚假,看起来虚假的小说反倒更为真实。
04
人类为什么会共情?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中也有与猴子相似的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简称MNS)。
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分布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之中,有了镜像神经系统,我们就会去模仿别人。
我们不仅会模仿别人,还会感知别人的情感,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智理论”(A theory of Mind),这可能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就是共情力或者移情力。
我们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同的问题。
好的编剧和小说家都是移情力高手,他们可以理解观众心理,熟知人性,就不会写出好故事。
因此,最懂人心,最懂人性,而且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人,就是一名成功的编剧和小说家。
我们可以透过小说,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人类,理解人性的。
三、自律
———彭壮20240410